儿童咳嗽总不好?儿科医生教你区分感冒、过敏和肺炎
近天气忽冷忽热,儿科门诊里咳嗽的孩子又多了起来。很多家长发现,孩子咳嗽一两周都不见好,吃药也不管用,心里着急却不知道该怎么办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咳嗽那些事,帮助家长分清普通感冒、过敏和肺炎的区别。
孩子咳嗽超过1周要当心
很多家长觉得咳嗽是小问题,扛几天就好了。但儿科医生提醒,如果孩子咳嗽超过7天,尤其是夜间加重、伴有喘鸣声或发热,就需要及时就医。普通感冒引起的咳嗽通常3-5天会逐渐减轻,而过敏或肺炎引起的咳嗽往往持续时间更长。
三种咳嗽这样区分
1. 感冒咳嗽:初期多为干咳,后期可能有少量白痰,常伴有流鼻涕、打喷嚏,但很少高热。有个实用判断方法:如果孩子白天玩的时候咳嗽少,晚上躺下咳几声,多半是感冒。
2. 过敏性咳嗽:特征是一阵一阵的干咳,像嗓子痒一样,尤其遇到冷空气、灰尘时加重。这类孩子往往有过敏史,比如湿疹或过敏性鼻炎,咳嗽时肺部听诊通常是正常的。
3. 肺炎咳嗽:咳嗽声音较深,可能伴有痰鸣,呼吸频率会加快(婴幼儿>40次/分钟)。如果孩子出现呼吸费力、锁骨或肋间凹陷,一定要立即就医。
家长常犯的三个错误
1. 滥用止咳药:咳嗽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,尤其是排痰期的咳嗽,盲目止咳反而可能导致痰液滞留。6岁以下儿童不建议自行服用止咳药。
2. 依赖抗生素:除非确诊细菌感染,否则抗生素对病毒冒或过敏咳嗽无效。临床数据显示,90%的儿童感冒由病毒引起。
3. 忽视环境因素:二手烟、空调滤网灰尘、新装修房间的甲醛都可能诱发或加重咳嗽,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次,保持湿度在50%-60%。
这些情况要立即去医院
当孩子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,请直接前往儿科急诊:嘴唇或指甲发青、呼吸时鼻孔明显扇动、喝不下水或尿量减少、持续高热39℃以上超过24小时、出现嗜睡或异常烦躁。特别提醒2个月以下的婴儿,只要出现咳嗽就应该就医。
儿科医生的护理建议
1. 拍背排痰技巧:让孩子侧卧或趴在腿上,手掌空心由下向上轻拍背部,每次2-3分钟,饭后1小时内不要操作。
2. 饮食调整:咳嗽期间避免甜腻食物,可以喝些苹果汁(1岁以上)或温蜂蜜水(6岁以上),有助于缓解咽喉刺激。
3. 睡眠姿势:1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试试将枕头稍微垫高,减少鼻腔分泌物倒流刺激。
后要提醒家长,不要对照网络症状自行判断。曾经有个5岁患儿,家长误把肺炎当过敏,耽误了治疗导致病情加重。儿童病情变化快,的事还是要交给的儿科医生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