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牙科常见问题及护理指南:家长必须知道的7件事
当孩子颗乳牙萌出时,就意味着父母需要开始关注儿童口腔健康了。很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,不需要特别护理,这种想法其实是错误的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,甚可能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和发音。今天我们就来儿童牙科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事。
1. 乳牙护理要从颗牙开始
很多新手父母不知道,其实从孩子长出颗乳牙开始,就应该进行口腔清洁。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婴儿专用指套,蘸温水轻轻擦拭牙齿和牙龈。等到孩子2-3岁时,就可以开始使用儿童专用牙刷和牙膏了。记住要选择含氟量在500-1000ppm之间的儿童牙膏,用量大约是一粒米大小。
2. 奶瓶龋是个隐形
很多孩子有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,这很容易导致"奶瓶龋"。牛奶、配方奶和果汁中的糖分会长时间附着在牙齿上,滋生细菌腐蚀牙齿。建议孩子1岁后就要戒掉夜奶习惯,喝完奶后要用清水漱口。平时也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含着奶瓶或安抚奶嘴。
3. 儿童龋齿比发展更快
由于乳牙的牙釉质比恒牙薄,一旦发生龋齿,发展速度会非常快。有些孩子可能短短几个月就会出现明显的龋洞。建议每3-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口腔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处理。不要等到孩子喊牙痛才去看医生,那时候可能已经需要根管治疗了。
4. 窝沟封闭是防龋好帮手
磨牙表面的窝沟是容易发生龋齿的部位。窝沟封闭就是用一种特殊的树脂材料把这些沟隙填平,形成保护层。整个过程,几分钟就能完成一颗牙。建议在孩子6-7岁恒磨牙萌出后就尽快做窝沟封闭,这是预防龋齿非常有效的方法。
5. 牙齿外伤的应急处理
孩子活泼好动,牙齿外伤很常见。如果乳牙完全脱落,不建议再植;但如果是恒牙脱落,要立即将牙齿放回牙槽窝,或者保存在牛奶或生理盐水中,30分钟内赶到医院。牙齿折断的情况也要保存好断片,医生有可能将其粘回。记住,处理牙齿时只能拿牙冠部分,不要触碰牙根。
6. 不良习惯要及早纠正
吮指、咬唇、口呼吸等不良习惯会影响牙齿排列和颌面发育。3岁后如果仍有这些习惯,建议找儿童牙医或正畸医生。早期干预可以避免后期更复杂的矫正治疗。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呼吸方式,长期口呼吸会导致"腺样体面容"。
7. 儿童看牙不一定要等到问题出现
建议孩子在1岁左右进行次牙科检查,之后每3-6个月定期检查。提前建立牙科就诊习惯能让孩子更适应牙科环境,减少看牙恐惧。现在很多儿童牙科诊所都有温馨的环境和的儿童行为引导方法,可以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治疗。
儿童牙科健康需要家长的重视和长期坚持。良好的口腔习惯要从小培养,这不仅关系到牙齿健康,更影响着孩子的全身发育和自信心。如果您的孩子还没做过口腔检查,建议尽快预约儿科牙医,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笑容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