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必看:牙性龅牙和骨性龅牙如何区分?3分钟自测方法
很多人照镜子时发现自己的牙齿前突,却分不清是牙性问题还是骨性问题。其实这两种情况在成因、表现和治疗方式上都有区别。今天就用直白的方式带大家快速了解。
牙性龅牙的特点
单纯由牙齿排列问题导致的门牙外飘,称为牙性前突。这种情况面部轮廓基本正常,主要表现是:
- 自然放松时上下唇无法轻松闭合
- 侧面看牙齿明显前倾但下巴位置正常
- 用力闭嘴时下巴肌肉会出现鼓包
骨性龅牙的典型表现
当上颌骨过度发育或下颌骨发育不足时,就会出现骨性前突:
- 闭嘴时下唇需要用力内缩才能碰到上牙
- 牙龈暴露过多,笑时可见大面积粉红色牙龈
- 侧面看整个上颌向前突出,可能伴随下巴后缩
3个简单自测方法
无需拍片就能初步判断的小技巧:
- 咬合测试:用食指连接鼻尖和下巴尖,正常情况三点一线。如果嘴唇明显超出这条线,可能提示骨性问题
- 回缩测试:尝试主动将下巴往前伸和往后缩。牙性龅牙者通常能通过后缩下巴改善突度,骨性者则不明显
- 观察微笑:自然微笑时牙龈暴露超过3mm,或者上前牙与地面夹角大于80度,可能需要正颌手术配合
不同情况如何治疗
根据不同类型,治疗方案差异:
- 牙性龅牙:12-18岁是佳矫正期,常规金属托槽或隐形矫治就能取得不错。成年人矫正时间会适当延长
- 轻度骨性:可能需要配合打骨钉内收前牙,或者拔除前磨牙创造空间
- 重度骨性:18岁后需正畸-正颌联合治疗,先通过手术调整颌骨位置,再用牙套精细调整咬合
关于矫正时机的建议
儿童建议在7岁左右做正畸检查,青春期是矫正黄金期。成年人虽然骨骼定型,但牙齿依然可行,只是需要更长时间。无论哪种情况,早期干预都能减少后期治疗难度。
后要强调的是,正畸医生会通过头影测量、模型分析等科学手段制定方案。如果怀疑自己有牙齿前突问题,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详细检查。


